上船前先到碼頭『新濠天地』辦事處攞一百蚊泥碼券,之後我哋去嗰間賭場對賭百家樂庄閒, 是 但開邊面都套現五十蚊左右,呢五十蚊會撥落公數做午餐費,即我哋每日開工都有咗飯錢,今日連埋你八個人,就有大約四百蚊午飯錢,都可以食得幾豪o架。」阿 明笑着說,大軍未出發,糧草已先安頓。
至於船票方面的使費,阿明則會帶隊到威尼斯人賭場「打分」,玩法是賭客在該賭場的電子骰寶或輪盤機等 下注總額達一千元後,便可賺取一分,如儲夠兩分,賭場便送出一張船票,阿明便出「蠱惑」招賺分。
「嗱!你連續買七鋪一百五十蚊大、一百五十 蚊小及十蚊全圍,包唔會輸,七鋪總投注額共二千一百七十蚊,咁已經攞咗兩分。最差的情況係七鋪都唔開圍骰,咁你咪當用七十蚊買一張船飛囉,百二蚊賣出去你 仲有幾十蚊賺添。如果中間有開一賠幾十倍的圍骰,你咪有免費船飛之餘兼贏錢囉。」阿明老實不客氣地說,賭場最近發現此漏洞,為杜絕有人轉售船票圖利,於是 規定每人廿四小時內只可出一次船票,故他們現在只能以此方法賺自己的交通花費。
「炒 股、炒樓叫投資,買庄閒、大細、番攤就叫賭博?其實呢啲係一般世俗人嘅誤解啫,我當職業賭徒係投資,落注前都有分析有理論,每一條『路』,單跳、長庄、長 閒……等等都有路可捉,你只要唔好爛賭就得啦,你唔信,問吓其他團友呀,唔係邊有咁多人加入我哋賭團?」阿明坦言,自己並沒有百分百必勝的賭術,他只是利 用傳統百家樂及番攤的「路」來下注,勝算比普通人高一點,由於免除了船票及食用的基本使費,加上嚴守下注紀律和有耐性,故每日平均都可贏三至四百元,每月 便有八、九千元的收入,其實跟打一份工差不多,只是沒有那麼辛苦。
2010/06/28
2010/06/24
2010/06/20
EBITDA 6月20日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sation)是指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益。EBITDA被視為運營業績表現、負債能力和流動資金的標誌而被全球電信業廣泛採 用,用以反映經營業績、槓桿比率和流動資金的會計資料。不過,EBITDA並不是按公認會計原則所編制..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指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商譽)前的盈利,是市場上一種常用的利潤衡量指標,目的是為了讓投資者知道該公司在未受稅 項、融資等因素影響下的真正盈利能力情況。
EBITDA的優點
由於EBITDA並未計算非營運開支及非現金流開支,只是純粹體現一間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這個數字不受任何財務決策及融資安排所影響,那麼即使不 同行業之間的公司亦能夠進行比較,讓投資者可以簡單直接地運用EBITDA來判斷公司之間盈利能力的高低。
EBITDA的缺點
1. 忽略現金流
EBITDA忽略了營運資金的變化,沒有把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也一併考慮,而且還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現金流項目,例如資本性開支等等,因此,EBITDA 實際上是誇大了現金流量。即使某公司的EBITDA能夠做到盈虧平衡,但也未必能夠產生足夠的現金支付經營活動所必須的資本性開支。
2. 不真實的利息償付率
EBITDA很容易可以使某公司看上去有足夠的償還負債及利息能力,由於EBITDA的計算,是將折舊和攤銷費用補回到營業利潤當中,所以EBITDA一 定會高過公司所需要償還的負債及利息。但事實上,即使折舊和攤銷費用不是現金流項目,但設備最終會亦會耗損和毀壞,公司仍需要增加資金重新購置或對設備進 行升級。
EBITDA 的 英 文 全 寫 為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s, Tax, Depreciation, Amortization 。 意 指 在 扣 除 利 息 、 稅 項 、 折 舊 、 攤 銷 等 項 目 前 的 盈 利 水 平 。 這 個 數 據 大 致 反 映 了 企 業 在 正 常 營 運 所 賺 取 的 現 金 利 潤 , 因 為 折 舊 和 攤 銷 皆 不 屬 現 金 流 出 的 支 出 項 目 。 而 利 息 是 反 映 企 業 倚 賴 借 貸 的 程 度 , 稅 項 則 反 映 了 企 業 在 稅 務 安 排 上 能 否 達 到 一 個 有 效 率 的 地 步 。
部 分 情 形 下 欠 準 確
故 此 , 依 理 而 言 , EBITDA 跟 除 稅 後 盈 利 愈 接 近 的 話 , 則 顯 示 企 業 在 利 息 、 稅 項 、 折 舊 、 攤 銷 方 面 的 開 支 愈 低 , 應 被 視 為 一 個 正 面 信 號 。 這 亦 反 映 企 業 並 沒 有 大 額 的 非 流 動 資 產 或 無 形 資 產 需 予 折 舊 及 攤 銷 及 處 於 一 個 低 的 借 貸 水 平 。
但 實 際 上 , EBITDA 這 個 數 據 也 存 有 不 少 不 足 之 處 。 首 先 , 企 業 提 供 的 EBITDA 數 據 多 以 集 團 的 綜 合 水 平 來 計 算 。 這 個 綜 合 水 平 是 包 涵 了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在 內 , 財 務 報 表 使 用 者 較 難 清 楚 理 解 哪 些 EBITDA 部 分 最 終 是 屬 於 集 團 的 、 哪 些 部 分 最 終 是 屬 於 少 數 股 東 的 。
倘 若 集 團 規 模 較 大 , 非 全 資 擁 有 的 附 屬 公 司 數 量 亦 多 兼 且 支 出 項 目 分 配 比 例 較 為 迥 異 的 話 , EBITDA 的 顯 示 意 義 便 會 有 欠 準 確 了 。 其 次 , EBITDA 並 不 是 一 個 真 正 反 映 現 金 流 的 數 據 , 表 面 來 看 , 它 是 把 一 些 沒 有 現 金 流 流 出 的 支 出 項 目 剔 除 , 但 它 又 是 無 法 反 映 一 些 流 動 資 產 和 負 債 ( 如 貨 存 、 應 付 帳 款 等 ) 的 現 金 流 轉 變 。
和 除 稅 後 盈 利 一 樣 , EBITDA 並 不 能 清 楚 告 訴 財 務 報 表 使 用 者 , 企 業 是 否 有 淨 現 金 流 入 。 若 需 理 解 有 關 的 事 情 , 還 需 掀 一 下 現 金 流 量 表 。
翻 開 最 近 創 科 實 業 ( 0669 ) 的 中 期 報 告 , 大 家 便 會 留 意 到 創 科 在 2006 年 上 半 年 的 EBITDA 為 10.1 億 元 , 除 稅 後 的 盈 利 為 5.1 億 元 。 創 科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只 為 300 萬 元 , 所 佔 比 例 甚 低 , 所 以 EBITDA 是 真 實 反 映 集 團 營 運 狀 況 。
10.1 億 元 的 EBITDA , 最 終 只 得 5.1 億 元 的 盈 利 , 可 反 映 創 科 在 利 息 、 攤 銷 等 開 支 水 平 不 低 。 如 2006 年 6 月 的 資 產 負 債 表 所 示 , 創 科 尚 未 攤 銷 的 無 形 資 產 為 40.2 億 元 , 未 償 還 的 票 據 及 長 期 貸 款 更 達 55.4 億 元 。 這 兩 項 目 對 創 科 未 來 的 利 息 開 支 及 攤 銷 開 支 均 構 成 相 當 壓 力 , 投 資 者 應 予 留 意 。
還 需 配 合 其 他 數 據
最 後 也 順 帶 一 提 , 如 現 金 流 量 表 所 示 , 創 科 上 半 年 在 營 運 上 的 現 金 流 是 淨 流 出 3.2 億 元 , 跟 EBITDA 的 正 10.1 億 元 並 不 是 走 在 同 一 方 向 。
其 中 一 個 箇 中 原 因 , 是 創 科 的 應 付 帳 款 下 降 了 接 近 8 億 元 , 對 現 金 流 構 成 一 定 壓 力 。 因 此 , 大 家 在 閱 讀 EBITDA 數 據 後 , 還 需 配 合 其 他 材 料 來 分 析 財 務 報 表 。
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指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商譽)前的盈利,是市場上一種常用的利潤衡量指標,目的是為了讓投資者知道該公司在未受稅 項、融資等因素影響下的真正盈利能力情況。
EBITDA的優點
由於EBITDA並未計算非營運開支及非現金流開支,只是純粹體現一間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這個數字不受任何財務決策及融資安排所影響,那麼即使不 同行業之間的公司亦能夠進行比較,讓投資者可以簡單直接地運用EBITDA來判斷公司之間盈利能力的高低。
EBITDA的缺點
1. 忽略現金流
EBITDA忽略了營運資金的變化,沒有把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也一併考慮,而且還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現金流項目,例如資本性開支等等,因此,EBITDA 實際上是誇大了現金流量。即使某公司的EBITDA能夠做到盈虧平衡,但也未必能夠產生足夠的現金支付經營活動所必須的資本性開支。
2. 不真實的利息償付率
EBITDA很容易可以使某公司看上去有足夠的償還負債及利息能力,由於EBITDA的計算,是將折舊和攤銷費用補回到營業利潤當中,所以EBITDA一 定會高過公司所需要償還的負債及利息。但事實上,即使折舊和攤銷費用不是現金流項目,但設備最終會亦會耗損和毀壞,公司仍需要增加資金重新購置或對設備進 行升級。
EBITDA 的 英 文 全 寫 為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s, Tax, Depreciation, Amortization 。 意 指 在 扣 除 利 息 、 稅 項 、 折 舊 、 攤 銷 等 項 目 前 的 盈 利 水 平 。 這 個 數 據 大 致 反 映 了 企 業 在 正 常 營 運 所 賺 取 的 現 金 利 潤 , 因 為 折 舊 和 攤 銷 皆 不 屬 現 金 流 出 的 支 出 項 目 。 而 利 息 是 反 映 企 業 倚 賴 借 貸 的 程 度 , 稅 項 則 反 映 了 企 業 在 稅 務 安 排 上 能 否 達 到 一 個 有 效 率 的 地 步 。
部 分 情 形 下 欠 準 確
故 此 , 依 理 而 言 , EBITDA 跟 除 稅 後 盈 利 愈 接 近 的 話 , 則 顯 示 企 業 在 利 息 、 稅 項 、 折 舊 、 攤 銷 方 面 的 開 支 愈 低 , 應 被 視 為 一 個 正 面 信 號 。 這 亦 反 映 企 業 並 沒 有 大 額 的 非 流 動 資 產 或 無 形 資 產 需 予 折 舊 及 攤 銷 及 處 於 一 個 低 的 借 貸 水 平 。
但 實 際 上 , EBITDA 這 個 數 據 也 存 有 不 少 不 足 之 處 。 首 先 , 企 業 提 供 的 EBITDA 數 據 多 以 集 團 的 綜 合 水 平 來 計 算 。 這 個 綜 合 水 平 是 包 涵 了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在 內 , 財 務 報 表 使 用 者 較 難 清 楚 理 解 哪 些 EBITDA 部 分 最 終 是 屬 於 集 團 的 、 哪 些 部 分 最 終 是 屬 於 少 數 股 東 的 。
倘 若 集 團 規 模 較 大 , 非 全 資 擁 有 的 附 屬 公 司 數 量 亦 多 兼 且 支 出 項 目 分 配 比 例 較 為 迥 異 的 話 , EBITDA 的 顯 示 意 義 便 會 有 欠 準 確 了 。 其 次 , EBITDA 並 不 是 一 個 真 正 反 映 現 金 流 的 數 據 , 表 面 來 看 , 它 是 把 一 些 沒 有 現 金 流 流 出 的 支 出 項 目 剔 除 , 但 它 又 是 無 法 反 映 一 些 流 動 資 產 和 負 債 ( 如 貨 存 、 應 付 帳 款 等 ) 的 現 金 流 轉 變 。
和 除 稅 後 盈 利 一 樣 , EBITDA 並 不 能 清 楚 告 訴 財 務 報 表 使 用 者 , 企 業 是 否 有 淨 現 金 流 入 。 若 需 理 解 有 關 的 事 情 , 還 需 掀 一 下 現 金 流 量 表 。
翻 開 最 近 創 科 實 業 ( 0669 ) 的 中 期 報 告 , 大 家 便 會 留 意 到 創 科 在 2006 年 上 半 年 的 EBITDA 為 10.1 億 元 , 除 稅 後 的 盈 利 為 5.1 億 元 。 創 科 少 數 股 東 權 益 只 為 300 萬 元 , 所 佔 比 例 甚 低 , 所 以 EBITDA 是 真 實 反 映 集 團 營 運 狀 況 。
10.1 億 元 的 EBITDA , 最 終 只 得 5.1 億 元 的 盈 利 , 可 反 映 創 科 在 利 息 、 攤 銷 等 開 支 水 平 不 低 。 如 2006 年 6 月 的 資 產 負 債 表 所 示 , 創 科 尚 未 攤 銷 的 無 形 資 產 為 40.2 億 元 , 未 償 還 的 票 據 及 長 期 貸 款 更 達 55.4 億 元 。 這 兩 項 目 對 創 科 未 來 的 利 息 開 支 及 攤 銷 開 支 均 構 成 相 當 壓 力 , 投 資 者 應 予 留 意 。
還 需 配 合 其 他 數 據
最 後 也 順 帶 一 提 , 如 現 金 流 量 表 所 示 , 創 科 上 半 年 在 營 運 上 的 現 金 流 是 淨 流 出 3.2 億 元 , 跟 EBITDA 的 正 10.1 億 元 並 不 是 走 在 同 一 方 向 。
其 中 一 個 箇 中 原 因 , 是 創 科 的 應 付 帳 款 下 降 了 接 近 8 億 元 , 對 現 金 流 構 成 一 定 壓 力 。 因 此 , 大 家 在 閱 讀 EBITDA 數 據 後 , 還 需 配 合 其 他 材 料 來 分 析 財 務 報 表 。
2010/06/17
短線和長線
超短線 1~5日內*
短線 5~30日或1~4星期內
長線 1~6個月
超長線 6個月以上
*炒即市包括過夜和不過夜
短線概念
不少網友覺得走短線風險太大。有人可能說:「假如當時不放,現在已翻本了...」那要看閣下手持那類股票?0005同0941就 不行了!其實走長線也有走長線的風險,只係一般人不容易察覺。逢熊市被套牢的十有八九係長線客。反而那些被人說是老千的股票,爆升完又再爆升!
熊 市由高變低再上到高位,一般短則1~2年,長則可達6~10年。即是在高位進場的「投資者」有機會被套牢6~10年。這些就是走長線的風險;尚未計算天災 人禍、貨幣貶值,人的三衰六旺需要調動資金等等因素在內。
曾幾何時,短線套利全屬大戶和基金的天下。散戶們流行「長期持有」。為何莊家情 願散戶「長期持有」?因為愈多長倉,莊家愈容易控盤和操控股價的上落。在這種情況下的散戶們,不就是變相幫莊家鎖倉嗎!
現在經濟尚未復 甦,大多數股票根本不會有股息。再適逢「牛二」這種上落市,加上資訊及科技皆比舊時代發達,股民又可以利用網上自助操盤,怎能不以短線為主?
走 短線還有很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培養靈敏的「盤感」和股市觸覺。相信隨著今後知識型炒手日漸增加,交易趨勢會愈來愈短。
散戶走短線,重 點是只動用部分資金(30~50%)。首先查看基本面、消息面,再研究走勢。進場講求快、狠、準;出場等待有賺即走,見好就收。千萬不可對股票產生愛、 恨、情、仇等情義結。
走短線只要懂得不尋底,等股價後底部反彈後才進場抄底,這樣就能遊走天地之間
長線概念
長線適合資金多,但時間不多的散戶。我這裡所說的長線,也不非指持貨期間完全不作動作,而是沒走短線般動作那麼頻密。一般散戶的 炒股概念基於長線與短線之間。
「升」又不知該不該走?
「跌」又不知該不該走?
持貨時間身不由己
科斯托蘭尼曾經講過:「當買了股票就放在一邊然後睡大覺,睡醒自然等收錢...」雖然一半是說說笑,但其中的哲理,散戶卻需要細心回味!
走 長線的持貨時間,並非由散戶決定,還要看莊家的意圖。你只要明白一個道理:走長線主要看結果,不用理會過程!一般股民口中雖說「長線投資」,可是天天看股 價,太投入個股的短期波幅,飽受「升跌」的煎熬。走長線的散戶要宏觀大勢,留意企業動向、基本面、負面消息;有負面消息可能需要提早徹退...
牛 市走長線的宗旨是「絕不蝕讓!」。除了必需願意「坐貨」,還要貫徹始終,儘量炒一兩只股,炒到它們基本面變樣為止才放棄。就好係小學生背唐詩般,炒開那只 股就應該炒到「滚瓜爛熟」,張圖表倒轉都識得!
以下是長短線常見的幾個錯誤觀念:
1) 一次過持有太多只股票,根本管理不來。
2) 整天埋怨,短線又不肯做動作!長線又不肯「坐貨」。我見過好多短線散戶,止蝕之後,見只股反彈,只曉得眼巴巴望住它升!而長線散戶似乎以為股票只會升、不 會跌。升了不賣就叫走長線。跌了就驚惶失措...
3) 整天轉馬!整天轉馬又怎能熟悉莊家的脾性?
短線 5~30日或1~4星期內
長線 1~6個月
超長線 6個月以上
*炒即市包括過夜和不過夜
短線概念
不少網友覺得走短線風險太大。有人可能說:「假如當時不放,現在已翻本了...」那要看閣下手持那類股票?0005同0941就 不行了!其實走長線也有走長線的風險,只係一般人不容易察覺。逢熊市被套牢的十有八九係長線客。反而那些被人說是老千的股票,爆升完又再爆升!
熊 市由高變低再上到高位,一般短則1~2年,長則可達6~10年。即是在高位進場的「投資者」有機會被套牢6~10年。這些就是走長線的風險;尚未計算天災 人禍、貨幣貶值,人的三衰六旺需要調動資金等等因素在內。
曾幾何時,短線套利全屬大戶和基金的天下。散戶們流行「長期持有」。為何莊家情 願散戶「長期持有」?因為愈多長倉,莊家愈容易控盤和操控股價的上落。在這種情況下的散戶們,不就是變相幫莊家鎖倉嗎!
現在經濟尚未復 甦,大多數股票根本不會有股息。再適逢「牛二」這種上落市,加上資訊及科技皆比舊時代發達,股民又可以利用網上自助操盤,怎能不以短線為主?
走 短線還有很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培養靈敏的「盤感」和股市觸覺。相信隨著今後知識型炒手日漸增加,交易趨勢會愈來愈短。
散戶走短線,重 點是只動用部分資金(30~50%)。首先查看基本面、消息面,再研究走勢。進場講求快、狠、準;出場等待有賺即走,見好就收。千萬不可對股票產生愛、 恨、情、仇等情義結。
走短線只要懂得不尋底,等股價後底部反彈後才進場抄底,這樣就能遊走天地之間
長線概念
長線適合資金多,但時間不多的散戶。我這裡所說的長線,也不非指持貨期間完全不作動作,而是沒走短線般動作那麼頻密。一般散戶的 炒股概念基於長線與短線之間。
「升」又不知該不該走?
「跌」又不知該不該走?
持貨時間身不由己
科斯托蘭尼曾經講過:「當買了股票就放在一邊然後睡大覺,睡醒自然等收錢...」雖然一半是說說笑,但其中的哲理,散戶卻需要細心回味!
走 長線的持貨時間,並非由散戶決定,還要看莊家的意圖。你只要明白一個道理:走長線主要看結果,不用理會過程!一般股民口中雖說「長線投資」,可是天天看股 價,太投入個股的短期波幅,飽受「升跌」的煎熬。走長線的散戶要宏觀大勢,留意企業動向、基本面、負面消息;有負面消息可能需要提早徹退...
牛 市走長線的宗旨是「絕不蝕讓!」。除了必需願意「坐貨」,還要貫徹始終,儘量炒一兩只股,炒到它們基本面變樣為止才放棄。就好係小學生背唐詩般,炒開那只 股就應該炒到「滚瓜爛熟」,張圖表倒轉都識得!
以下是長短線常見的幾個錯誤觀念:
1) 一次過持有太多只股票,根本管理不來。
2) 整天埋怨,短線又不肯做動作!長線又不肯「坐貨」。我見過好多短線散戶,止蝕之後,見只股反彈,只曉得眼巴巴望住它升!而長線散戶似乎以為股票只會升、不 會跌。升了不賣就叫走長線。跌了就驚惶失措...
3) 整天轉馬!整天轉馬又怎能熟悉莊家的脾性?
2010/06/13
2010/06/08
多少人活在同一天空下.......
轉載:
這個故事就在我十四歲那年開始……
四年前的某天,父母談起投資經歷,我被深深吸引,自此終日在書局的投資類書架前駐足,什麼江恩理論、道氏理論、葛拉漢等大師的投資哲學,我都一一拜讀過。
這時我欲向各路金融好手下戰書,並說服家人以其名義在外滙市場投資。鑑於當時紐元屬高息貨幣,加上按照江恩理論分析,我決意買入紐元。日復一日,紐元滙價穩步上升,令我初嘗獲利6000元。這時我興奮之情難以掩蓋,心裏不斷想:我不是江恩再世、下一個畢非德嗎?
自命投資奇才
自從在滙市一役大賺,我變得雄心勃勃,自命為投資奇才,什麼畢爺爺的話:「別人恐懼時你應貪婪,別人貪婪時你應恐懼」,我一概聽不進耳。當時我以江恩理論預測恒指會在2007年作出空前的大調整,打算在熊市大幹一筆。
在沒有深入了解期權的運作下,我又說服了家人以6萬元買入認沽期權。起初,恒指翌日急瀉,獲利20000多元。這時我已失去理智,堅信恒指會繼續暴瀉,會獲利更多!豈料,隨後恒指像瘋狂的野牛般上升。我嚇傻了,不願面對。結果,直至期權到期,我所盼望的奇迹日沒有降臨,以「勁蝕」告終。
大市已是強弩之末,緊接的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跌勢。我卻選擇繼續持有,直至下跌五成,才黯然離場。
這時,我才醒覺,我整過投資過程,出現了四個根本性的問題。
首先是對產品了解的程度。畢非德說過:「不熟不買。」雖然他所指的是行業,但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衍生工具,也極為貼切。其實我當時並非完全不了解期權,但只是粗略知道它的風險。
二是駕馭市場風險。相信連新手都知道「止蝕」的道理。但是人的行為並非理性的,如跟風效應、沉沒成本效應,都影響我們的交易。我就是受心理因素影響而沒有立即止蝕。要加以防止,預先設定止蝕盤是必需的。威廉斯說得好:「我見過老的交易員,但我沒見過又老、又不止蝕的交易員。」另外,我不應將大部分資金分配於高風險的期權上,應分散投資,購買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投資工具。
三是投資態度。我錯誤將投資與投機混為一談。我發覺正確的投資態度應放眼於長線,因為終日沉醉於短線投機只會令你失去寶貴的時間,更影響無價的健康。
最後,我認為投資前,掌握投資學問是非常重要。例如,怎樣設定適合你的投資計劃、權衡風險與獲利等。而名家法則只能作參考,不能盲從。
不盲從名家法則
故事至此並非完結。三個月前,我又說服家人籌組10萬元,再度入市。這次,我運用了上述原則,以標準差、期望值,量化風險,再配合價值投資、自由現金流量折現等技巧管理組合,現在已獲利近4萬元。
下一波金融海嘯會否發生?我不知道,但我深信,憑着設立止蝕、止賺盤,買入被低估的優質公司,分散的組合,能令我晚上睡得香甜,又同時能讓資金增值。
你可能會以為我是歷盡滄桑的老手,但事實上,我只是個中學生。不管你對於過早投資的看法如何,這就是我的故事,希望它能警惕有意投資的學生及其他投資者。
證監會訊息:1. 投資前要清楚了解市場運作和產品的特點及風險。並懂得分散投資,避免把全部資金投資在同一地區或同類的投資工具。
2. 應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並採取長線投資策略,避免因為急於賺快錢而把投資變成投機。
評判黃兆勳先生評語:一般散戶在投資時,往往受到心理因素影響,即是市場說的「因貪婪而買、因恐懼而沽」,結果是輸多贏少。
作者從四年的投資經歷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明白到從書本上學習到的投資理論,都不及自己本身實戰的重要,他發覺到投資時要特別注意對產品的了解、風險的管理和投資的態度。
這個故事就在我十四歲那年開始……
四年前的某天,父母談起投資經歷,我被深深吸引,自此終日在書局的投資類書架前駐足,什麼江恩理論、道氏理論、葛拉漢等大師的投資哲學,我都一一拜讀過。
這時我欲向各路金融好手下戰書,並說服家人以其名義在外滙市場投資。鑑於當時紐元屬高息貨幣,加上按照江恩理論分析,我決意買入紐元。日復一日,紐元滙價穩步上升,令我初嘗獲利6000元。這時我興奮之情難以掩蓋,心裏不斷想:我不是江恩再世、下一個畢非德嗎?
自命投資奇才
自從在滙市一役大賺,我變得雄心勃勃,自命為投資奇才,什麼畢爺爺的話:「別人恐懼時你應貪婪,別人貪婪時你應恐懼」,我一概聽不進耳。當時我以江恩理論預測恒指會在2007年作出空前的大調整,打算在熊市大幹一筆。
在沒有深入了解期權的運作下,我又說服了家人以6萬元買入認沽期權。起初,恒指翌日急瀉,獲利20000多元。這時我已失去理智,堅信恒指會繼續暴瀉,會獲利更多!豈料,隨後恒指像瘋狂的野牛般上升。我嚇傻了,不願面對。結果,直至期權到期,我所盼望的奇迹日沒有降臨,以「勁蝕」告終。
大市已是強弩之末,緊接的是一發不可收拾的跌勢。我卻選擇繼續持有,直至下跌五成,才黯然離場。
這時,我才醒覺,我整過投資過程,出現了四個根本性的問題。
首先是對產品了解的程度。畢非德說過:「不熟不買。」雖然他所指的是行業,但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衍生工具,也極為貼切。其實我當時並非完全不了解期權,但只是粗略知道它的風險。
二是駕馭市場風險。相信連新手都知道「止蝕」的道理。但是人的行為並非理性的,如跟風效應、沉沒成本效應,都影響我們的交易。我就是受心理因素影響而沒有立即止蝕。要加以防止,預先設定止蝕盤是必需的。威廉斯說得好:「我見過老的交易員,但我沒見過又老、又不止蝕的交易員。」另外,我不應將大部分資金分配於高風險的期權上,應分散投資,購買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投資工具。
三是投資態度。我錯誤將投資與投機混為一談。我發覺正確的投資態度應放眼於長線,因為終日沉醉於短線投機只會令你失去寶貴的時間,更影響無價的健康。
最後,我認為投資前,掌握投資學問是非常重要。例如,怎樣設定適合你的投資計劃、權衡風險與獲利等。而名家法則只能作參考,不能盲從。
不盲從名家法則
故事至此並非完結。三個月前,我又說服家人籌組10萬元,再度入市。這次,我運用了上述原則,以標準差、期望值,量化風險,再配合價值投資、自由現金流量折現等技巧管理組合,現在已獲利近4萬元。
下一波金融海嘯會否發生?我不知道,但我深信,憑着設立止蝕、止賺盤,買入被低估的優質公司,分散的組合,能令我晚上睡得香甜,又同時能讓資金增值。
你可能會以為我是歷盡滄桑的老手,但事實上,我只是個中學生。不管你對於過早投資的看法如何,這就是我的故事,希望它能警惕有意投資的學生及其他投資者。
證監會訊息:1. 投資前要清楚了解市場運作和產品的特點及風險。並懂得分散投資,避免把全部資金投資在同一地區或同類的投資工具。
2. 應了解市場的潛在風險,並採取長線投資策略,避免因為急於賺快錢而把投資變成投機。
評判黃兆勳先生評語:一般散戶在投資時,往往受到心理因素影響,即是市場說的「因貪婪而買、因恐懼而沽」,結果是輸多贏少。
作者從四年的投資經歷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明白到從書本上學習到的投資理論,都不及自己本身實戰的重要,他發覺到投資時要特別注意對產品的了解、風險的管理和投資的態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