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 hours rules 及世代不公平
要成為大師,除天份外必須在所屬領域上鑽研最少10,000小時。當然,那100小時要用在合適的時機。據Gladwell所言,世界歷史上最富有的人很多在1830年代出生,原因為美國工業革命。現代電腦軟件業的翹楚多在1950年代出生,原因為punch card電腦到terminal電腦的帶來的編程技術突破,以及一連串的機遇。Skadden Arps(美國law firm)的壯大是時勢所逼,因為其被逼專注的雞肋業務突然變成市場主流。
即使你有Bill Gates的天賦與努力,但早生或遲生十年,在軟件業發展亦不可能達到他的高度。如果你現在想在香港發展房地產,永遠不會成為下一間長實及新鴻基,因為資本及土地供應已被控制。我們恥笑曹仁超的煲東瓜”精子剛上處”(我想信曹生以英文發言可能同樣惹笑),覺得以前投資者日記時常左抄右抄,有時又神經錯亂毫無立場。我們自信最少比當年的曹仁超懂得多,但我們永遠不能像曹生中學畢業從一無所有靠做經紀及炒股在70年代初有五十萬身家,因為我們沒有趕上恆指升幾百倍的狂潮。
如果你執意在某一行業發展,但時機不對,即使如何努力,亦事倍功半,此所謂世代不公平。
放諸社會,上一代香港人所謂獅子山下,排除萬難,實際是街市賣菜,街邊賣雲吞麵,開貨車,開的士,做建築工,只要肯努力,尚可以一已勞力脫貧,甚至有幾層洋樓。現今社會低等勞動力過剩,中學畢業根本毫無競爭力,快餐店時薪二十元,根本不夠糊口。想再進修,又一窮二白。進修完畢,又要與剛畢業的大學生競爭,人家薪低又年輕,老屎忽又死活不退,再有十三億膽正命平的同胞與你競爭,工資向發展中地區靠攏。這就是世代不公平。
你以為自己已經非常慘,如果你脫貧無望,下一代一定比你更慘。現今社會技術要求愈來愈高,兩文三語,文武皆能,有國際視野是基本要求。隨非整個教育體制改變,Matthew Effects將會愈來愈大,還有十三億中國新中產的孩子作競爭者,想要脫貧,比你更難。
2009/08/27
Outliers – 成功者的天時地利人和 (之二)
Concerted Cultivation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ce
Concerted Cultivation 即悉心裁培的育兒方式。父母培養孩子語言,音樂,運動等各技能,推動孩子發展所長。Concerted cultivation 的極端例子在現實生活是以孩子一天上N個興趣班的形式出現,但現在有更多的父母以人有我有的心態去讓孩子參加各種的playgroup及興趣班。
Concerted Cultivation 的重點其實不是八級鋼琴,四式飛魚,一級榮譽等結果。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過程中建立自信,溝通及社交技巧,勇於對各種人(包括父母,醫生或其他權威性人物)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服別人,爭取所想。以上種種,可以歸納為Practical Intelligence。(當然香港的現實相反,文憑重於一切。)
現實生活中practical intelligence往往比真材實料更重要。我們有時發覺上司”唔識野”,”吹水”,但客戶往往覺得上司所言甚為有理,作為下屬則覺得”唔識就嚇死,識就笑死”。上司實務能力欠佳可能是事實,但其practical intelligence則多數比我們好。
IQ高,專業資格等等只是進入某行業的入場卷。你專業試全球第一又如何?你身旁的”世界仔”考試可能僅僅及格,但每年升級,只因為他practical intelligence比你好。
IQ高但無practical intelligence,或懷才不遇,須伯樂扶持。IQ一般但有practical intelligence,生活無憂。IQ高兼有practical intelligence,人中之龍。
父母替孩子選擇活動時,應以發展practical intelligence為重心,不一定要事事人有我有,要求孩子十項全能,取得入好的學校的入場卷已經足夠。經濟條件差的父母唯有在日常生活中亦有機會可發展practical intelligence,希望將Matthew effects的不利影響減到最少。
Concerted Cultivation 即悉心裁培的育兒方式。父母培養孩子語言,音樂,運動等各技能,推動孩子發展所長。Concerted cultivation 的極端例子在現實生活是以孩子一天上N個興趣班的形式出現,但現在有更多的父母以人有我有的心態去讓孩子參加各種的playgroup及興趣班。
Concerted Cultivation 的重點其實不是八級鋼琴,四式飛魚,一級榮譽等結果。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過程中建立自信,溝通及社交技巧,勇於對各種人(包括父母,醫生或其他權威性人物)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服別人,爭取所想。以上種種,可以歸納為Practical Intelligence。(當然香港的現實相反,文憑重於一切。)
現實生活中practical intelligence往往比真材實料更重要。我們有時發覺上司”唔識野”,”吹水”,但客戶往往覺得上司所言甚為有理,作為下屬則覺得”唔識就嚇死,識就笑死”。上司實務能力欠佳可能是事實,但其practical intelligence則多數比我們好。
IQ高,專業資格等等只是進入某行業的入場卷。你專業試全球第一又如何?你身旁的”世界仔”考試可能僅僅及格,但每年升級,只因為他practical intelligence比你好。
IQ高但無practical intelligence,或懷才不遇,須伯樂扶持。IQ一般但有practical intelligence,生活無憂。IQ高兼有practical intelligence,人中之龍。
父母替孩子選擇活動時,應以發展practical intelligence為重心,不一定要事事人有我有,要求孩子十項全能,取得入好的學校的入場卷已經足夠。經濟條件差的父母唯有在日常生活中亦有機會可發展practical intelligence,希望將Matthew effects的不利影響減到最少。
Outliers – 成功者的天時地利人和 (之一)
Matthew Effects
Matthew Effects出自聖經,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現像。富者能以本身的權力及財富爭取更多權力及財富,貧者無此條件,兩者的差距隨時間擴大。如一個人在某方面取得優勢,就能用此優勢得到更多的機會及進步,擴大優勢,進入良性循環。
以加拿大冰球運動員為例,在各級聯賽隊員1月至3月的比例較高。原因如下:
小兒時期,年齡的差別對體格及力量的重大影響。1月份出生的小孩,比同齡十二月出生的小孩強壯,年紀愈少,差距愈大。故此,年初出生的小孩在分齡的球隊有較大機會成為正選隊員接受精英訓練,技術提升較快,成為進入其他各級球隊的資本。由於不斷接受精英訓練,最初的可能微少的體格差距變成各方面的顯著差距。
放諸香港,如果孩子出生在年末,整個幼兒以至小學時期,在各方面的表現很可能會不及較早出生的小孩,得到的機會亦因此較少(幼稚園扮樹或主角之差,成為小學足球隊,田徑隊等等),易令孩子感覺一無是處,事事唯唯諾諾,甚至受人欺侮,結果終身無成。
亦有其他的普及經濟學書籍提及:身高較高的人,往往成就較佳。究其原因,重點原來在於小時候的身高。小時候身高較高,易為孩子間的領袖,培養出色領導才能。即使身高日後被其他孩子趕過,從小培養的領導才能仍令孩子成為人中之龍。
要敗為勝,不如讓孩子遲一年入學,進入良性循環。總好過各方惡補,事倍功半。
Matthew Effects出自聖經,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現像。富者能以本身的權力及財富爭取更多權力及財富,貧者無此條件,兩者的差距隨時間擴大。如一個人在某方面取得優勢,就能用此優勢得到更多的機會及進步,擴大優勢,進入良性循環。
以加拿大冰球運動員為例,在各級聯賽隊員1月至3月的比例較高。原因如下:
小兒時期,年齡的差別對體格及力量的重大影響。1月份出生的小孩,比同齡十二月出生的小孩強壯,年紀愈少,差距愈大。故此,年初出生的小孩在分齡的球隊有較大機會成為正選隊員接受精英訓練,技術提升較快,成為進入其他各級球隊的資本。由於不斷接受精英訓練,最初的可能微少的體格差距變成各方面的顯著差距。
放諸香港,如果孩子出生在年末,整個幼兒以至小學時期,在各方面的表現很可能會不及較早出生的小孩,得到的機會亦因此較少(幼稚園扮樹或主角之差,成為小學足球隊,田徑隊等等),易令孩子感覺一無是處,事事唯唯諾諾,甚至受人欺侮,結果終身無成。
亦有其他的普及經濟學書籍提及:身高較高的人,往往成就較佳。究其原因,重點原來在於小時候的身高。小時候身高較高,易為孩子間的領袖,培養出色領導才能。即使身高日後被其他孩子趕過,從小培養的領導才能仍令孩子成為人中之龍。
要敗為勝,不如讓孩子遲一年入學,進入良性循環。總好過各方惡補,事倍功半。
2009/08/19
人生最後悔是甚麼? —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事業無成
http://www.metrohk.com.hk/printable.php?id=114626
黃毅力 力筆從心:人生最後悔是甚麼? —年輕人不要追求安穩
人生最後悔的第一名是「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致事業無成」。而第二名最令人後悔的事,就是年輕時錯誤地選擇了職業,選這項的人有70%。
他們的錯誤不在選擇了甚麼職業,而在於選擇了安穩,留戀在安全地帶,不願改變,不肯冒險。曾經有三個大學同學同時到公家機關工作。幾年後有一個不甘心每天看無能主管臉色過日子,換環境到國內的一所民營企業工作。另外兩位沒動心,忍氣吞聲低頭工作。又過了幾年,又一個辭職下海創業,開創了一所IT 公司。剩下的一個仍未動心,不敢逃出這黑洞。再過了幾年三人相聚,到企業工作的那個當了大廠的廠長,企業其後在港上市,隨着公司水漲船高,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收入豬籠入水。
有理想自然有快樂
開IT公司的那個成了小富翁,而留在公家機關的這個,因公司在昏君、小人及廢柴的「英明」管治下,辦公室政治問題日益嚴重,到他想離開的時候,才發覺金融海嘯已經淹至,而他在公家機關的工作經驗對外求職毫無幫助,唯有繼續留下來,飽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後悔當初不該滿足於每月可吃幾萬元的皇糧。
許多人畢業後的「第一目標」是要有穩定收入。每個月能拿工資,時間到就可領福利。那麼一生都在等待中白過,因為沒有壓力,沒有壓力,也就沒有了推動力,心中的一團火永遠不能燃燒起來!同時,也發掘不出自己的潛力。這不是天下伯樂太少,而是自己埋沒了自己。
上述三位朋友的遭遇,證明了一些事實:人生於世,活着為甚麼?我認為活着為了快樂,有理想,自然有快樂;不斷求變,總好過被人改變;不斷突破自己,還好過被人淘汰,不斷去握緊自己的命運,還好過被人緊握自己的喉嚨。
跳出安全地帶跟你死過
不斷有讀者問我,為何要放棄「鐵飯碗」創業?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不滿現在,也對公務員當年的體制失去信心,亦對當年的政府失去希望,那時趁自己年輕,心中還有一團火,我便選擇去創業。
那團火可以點燈,照耀自己的前路,但要燒成一所可以發電發亮的大電廠,就要鼓起勇氣,突破安穩,跳出安全地帶,跟你死過!也是這樣破釜沉舟,我才能創立了我的小小事業王國。
回望過去,如果明天上帝便要我滅亡,我也今生無悔,因為我已嘗試過我所想所做。如果大家還年輕,對自己現狀不滿,就不要怨天尤人,說老闆刻薄你,大家都可以選擇,當老闆選擇刻薄你時,那你便可以選擇棄船,離棄他,自創事業或轉工,為自己生命的光芒,製造會發電,會發亮的一間發電廠!
(逢周一至五見報)
黃毅力
http://www.metrohk.com.hk/printable.php?id=114541
黃毅力 力筆從心:人生最後悔是甚麼? —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事業無成
一個月前,我收到一封電郵,是有關人生最後悔是甚麼?內裏意思是講述比利時一份雜誌, 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一次問卷調查,並列出十幾項生活中容易後悔的事情,供被調查者選擇。
這篇東西看似真實,內容也很有意思,我希望與讀者分享。在分享之前,我照常會記着「耳聽三分假,眼見未為真」的原則,審慎地在網絡世界搜尋這篇文章的根源,結果一如既往,找不到真正出處。
我也有許多朋友在比利時工作及居住,亦曾透過當地網絡嘗試搜尋,結果都是找不到。這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我希望大家反省人生最後悔是甚麼,透過原文,我再融會貫通地加入我的實戰經驗,變成一星期五天的「人生最後悔是甚麼」系列。
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
希望各位在職場拼搏的讀者,檢討一下你自己生命中,會有甚麼後悔?當中最多人選擇的就是:「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事業無成」。這項選擇名列第一,是有75%的人後悔。
曾有一個40歲的人被醫生告知患了絕症,最多只可再活3年。他為了使自己最後的生命更有意義,擬出一個「3年要做10件事」的工作計劃。
其中包括寫一本書、學一門外語、搞一項發明、辦一個工廠、遊30座名山、看50個城市等,而且計劃後便立即付諸行動,因為生命有限。很多朋友都認為那麼多的計劃無可能完成。
在過了兩年零8個月的時候,10項目標全都完成。當他再到醫院覆診時,卻發現是醫生拿錯病歷,自己根本沒患絕症。
這也是一個經驗,如果別人工作你也工作,別人休息你也休息,別人娛樂你也娛樂,那麼別人得到甚麼,你也只能得到甚麼,這是普通人的一生,也是每一位朋友,讀者也不想過的一生。
不過,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浪費時間。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在你還年輕,還有機會競爭的時候。當人人認為青春無限,前途會是無可限量,卻天天走去玩,去做無謂之事,拍散拖,而你卻用專注力,一心一意去拼搏,尋找自己的理想,去創造自己一生中會自豪的成就與事業。
你能保護你的家人嗎?
這樣,你自然不會感到生命被浪費,也能不枉此生。你要知行合一,信實如一,關鍵是要對自己有信念,信自己做得到。第二,做得到及願意去捱,一個「捱」字,說出來很容易,特別是當你沒有選擇,沒有誘惑時。
但是在這個充滿誘惑及不夜天的大都會,只要你願意「拋身」出來,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玩,如果你選擇及時行樂,那你便只能做那一大班最普通人中的一分子。
人生於世先苦後甜,方為人上人,每年的生日,每年的春節,回望過去的人生,你為摯愛及家人,在生活上出過多少力?你又有何建樹?你能保護他們嗎?你能為他創造快樂與幸福嗎?
關鍵是你看完這篇文章後,會否咬牙切齒,抗拒誘惑,選擇延遲享樂呢?希望大家都能做個不枉此生,不會後悔的人,為自己過去感到自豪與自信,令家人對你感到欣慰。(逢周一至五見報)
黃毅力
黃毅力 力筆從心:人生最後悔是甚麼? —年輕人不要追求安穩
人生最後悔的第一名是「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致事業無成」。而第二名最令人後悔的事,就是年輕時錯誤地選擇了職業,選這項的人有70%。
他們的錯誤不在選擇了甚麼職業,而在於選擇了安穩,留戀在安全地帶,不願改變,不肯冒險。曾經有三個大學同學同時到公家機關工作。幾年後有一個不甘心每天看無能主管臉色過日子,換環境到國內的一所民營企業工作。另外兩位沒動心,忍氣吞聲低頭工作。又過了幾年,又一個辭職下海創業,開創了一所IT 公司。剩下的一個仍未動心,不敢逃出這黑洞。再過了幾年三人相聚,到企業工作的那個當了大廠的廠長,企業其後在港上市,隨着公司水漲船高,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收入豬籠入水。
有理想自然有快樂
開IT公司的那個成了小富翁,而留在公家機關的這個,因公司在昏君、小人及廢柴的「英明」管治下,辦公室政治問題日益嚴重,到他想離開的時候,才發覺金融海嘯已經淹至,而他在公家機關的工作經驗對外求職毫無幫助,唯有繼續留下來,飽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後悔當初不該滿足於每月可吃幾萬元的皇糧。
許多人畢業後的「第一目標」是要有穩定收入。每個月能拿工資,時間到就可領福利。那麼一生都在等待中白過,因為沒有壓力,沒有壓力,也就沒有了推動力,心中的一團火永遠不能燃燒起來!同時,也發掘不出自己的潛力。這不是天下伯樂太少,而是自己埋沒了自己。
上述三位朋友的遭遇,證明了一些事實:人生於世,活着為甚麼?我認為活着為了快樂,有理想,自然有快樂;不斷求變,總好過被人改變;不斷突破自己,還好過被人淘汰,不斷去握緊自己的命運,還好過被人緊握自己的喉嚨。
跳出安全地帶跟你死過
不斷有讀者問我,為何要放棄「鐵飯碗」創業?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不滿現在,也對公務員當年的體制失去信心,亦對當年的政府失去希望,那時趁自己年輕,心中還有一團火,我便選擇去創業。
那團火可以點燈,照耀自己的前路,但要燒成一所可以發電發亮的大電廠,就要鼓起勇氣,突破安穩,跳出安全地帶,跟你死過!也是這樣破釜沉舟,我才能創立了我的小小事業王國。
回望過去,如果明天上帝便要我滅亡,我也今生無悔,因為我已嘗試過我所想所做。如果大家還年輕,對自己現狀不滿,就不要怨天尤人,說老闆刻薄你,大家都可以選擇,當老闆選擇刻薄你時,那你便可以選擇棄船,離棄他,自創事業或轉工,為自己生命的光芒,製造會發電,會發亮的一間發電廠!
(逢周一至五見報)
黃毅力
http://www.metrohk.com.hk/printable.php?id=114541
黃毅力 力筆從心:人生最後悔是甚麼? —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事業無成
一個月前,我收到一封電郵,是有關人生最後悔是甚麼?內裏意思是講述比利時一份雜誌, 曾對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做了一次問卷調查,並列出十幾項生活中容易後悔的事情,供被調查者選擇。
這篇東西看似真實,內容也很有意思,我希望與讀者分享。在分享之前,我照常會記着「耳聽三分假,眼見未為真」的原則,審慎地在網絡世界搜尋這篇文章的根源,結果一如既往,找不到真正出處。
我也有許多朋友在比利時工作及居住,亦曾透過當地網絡嘗試搜尋,結果都是找不到。這並不重要,最重要是我希望大家反省人生最後悔是甚麼,透過原文,我再融會貫通地加入我的實戰經驗,變成一星期五天的「人生最後悔是甚麼」系列。
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
希望各位在職場拼搏的讀者,檢討一下你自己生命中,會有甚麼後悔?當中最多人選擇的就是:「年輕時努力不夠,以至事業無成」。這項選擇名列第一,是有75%的人後悔。
曾有一個40歲的人被醫生告知患了絕症,最多只可再活3年。他為了使自己最後的生命更有意義,擬出一個「3年要做10件事」的工作計劃。
其中包括寫一本書、學一門外語、搞一項發明、辦一個工廠、遊30座名山、看50個城市等,而且計劃後便立即付諸行動,因為生命有限。很多朋友都認為那麼多的計劃無可能完成。
在過了兩年零8個月的時候,10項目標全都完成。當他再到醫院覆診時,卻發現是醫生拿錯病歷,自己根本沒患絕症。
這也是一個經驗,如果別人工作你也工作,別人休息你也休息,別人娛樂你也娛樂,那麼別人得到甚麼,你也只能得到甚麼,這是普通人的一生,也是每一位朋友,讀者也不想過的一生。
不過,大部分人的一生,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浪費時間。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得付出別人不願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在你還年輕,還有機會競爭的時候。當人人認為青春無限,前途會是無可限量,卻天天走去玩,去做無謂之事,拍散拖,而你卻用專注力,一心一意去拼搏,尋找自己的理想,去創造自己一生中會自豪的成就與事業。
你能保護你的家人嗎?
這樣,你自然不會感到生命被浪費,也能不枉此生。你要知行合一,信實如一,關鍵是要對自己有信念,信自己做得到。第二,做得到及願意去捱,一個「捱」字,說出來很容易,特別是當你沒有選擇,沒有誘惑時。
但是在這個充滿誘惑及不夜天的大都會,只要你願意「拋身」出來,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玩,如果你選擇及時行樂,那你便只能做那一大班最普通人中的一分子。
人生於世先苦後甜,方為人上人,每年的生日,每年的春節,回望過去的人生,你為摯愛及家人,在生活上出過多少力?你又有何建樹?你能保護他們嗎?你能為他創造快樂與幸福嗎?
關鍵是你看完這篇文章後,會否咬牙切齒,抗拒誘惑,選擇延遲享樂呢?希望大家都能做個不枉此生,不會後悔的人,為自己過去感到自豪與自信,令家人對你感到欣慰。(逢周一至五見報)
黃毅力
2009/08/07
螞蟻的故事 - Story of an Ant
螞蟻的故事,一個寓言…或者,不是個寓言,而是個 真的故事....
Every day, a small ant arrives at work very early and starts work immediately.
每天,小螞蟻很早來上工,並且一來就開始做事。
She produces a lot was happy.
她的生產力很高,並且工作愉快。
The Chief, a lion, was surprised to see that the ant was working without supervision.
身為老闆的獅子,非常驚奇螞蟻能自行工作而不須監督。
He thought if the ant can produce so much without supervision, wouldn’t she produce even more if she had a supervisor!
他認為在沒有監督下的螞蟻生產力是如此的好,如果有人監督的話,她的生產力應該會更好才對!
So he recruited a cockroach who had extensive experience as supervisor and who was famous for writing excellent reports.
因此他招募了有豐富經驗的蟑螂作為監督員,蟑螂以擅長撰寫優良報告而聞名。
The cockroach’s first decision was to set up a clocking in attendance system.
蟑螂的第一個決定是設立了打卡計時系統。
He also needed a secretary to help him write and type his reports and he recruited a spider, who managed the archives and monitored all phone calls.
他也需要一個秘書幫助他繕寫和鍵入報告,他招募了蜘蛛,負責管理檔案和監管所有電話。
The lion was delighted with the cockroach's reports and asked him to produce graphs to describe production rates and to analyse trends, so that he could use them for presentations at Board‘s meetings.
獅子對蟑螂的報告非常高興並要求他用圖表描述生產率和分析趨勢變化,因而他能在董事會上用這些資料來報告。
So the cockroach had to buy a new computer and a laser printer and recruited a fly to manage the IT department.
因此蟑螂必須買一臺新的電腦和雷射印表機並招募蒼蠅來管理資訊部門。
The ant, who had once been so productive and relaxed, hated this new plethora of paperwork and meetings which used up most of her time…!
曾經是很有生產力和輕鬆的螞蟻,恨透了這些耗盡她大多數時間的過多文書作業和會議…!
The lion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was high time to nominate a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department where the ant worked.
獅子做出結論,這是提名螞蟻工作部門負責人的時候了。
The position was given to the cicada, whose first decision was to buy a carpet and an ergonomic chair for his office.
這個位置被賦予給了蟬,蟬的第一個決定是為他的辦公室買一張地毯和一把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
The new person in charge, the cicada, also needed a computer and a personal assistant, who he brought from his previous department, to help him prepare a Work and Budget Control Strategic Optimisation Plan …
新的人負責,蟬,也需要一部電腦和一位從他原先部門帶來的個人助理,來幫助他準備工作和預算控制策略優化計劃…
The Department where the ant works is now a sad place, where nobody laughs anymore and everybody has become upset...
螞蟻工作的部門現在是一個哀傷的地方,不再有人會笑,而且大家變得抓狂…
Having reviewed the charges for running the ant’s department , the lion found out that the production was much less than before.
在審查了螞蟻的部門運作費用後,獅子發現生產力比以前大幅減少。
So he recruited the owl, a prestigious and renowned consultant to carry out an audit and suggest solutions.
所以他招募了貓頭鷹,一位有名望和顯耀的顧問來執行稽核工作並建議解決之道。
The owl spent three months in the department and came up with an enormous report , in several volumes, that concluded : “ The department is overstaffed ...”
貓頭鷹在部門待了三個月並且產生了一份有數冊之多的巨大的報告,結論是:「部門成員人數過多…」
Guess who the lion fires first?
猜猜獅子首先解雇誰?
The ant , of course, because she “showed lack of motivation and had a negative attitude".
當然,是螞蟻,因為她「顯現出缺乏做事的動機並且態度消極」。
NB:The characters in this fable are fictitious,
any resemblance to real people or facts within the Corporation is pure coincidence…
Every day, a small ant arrives at work very early and starts work immediately.
每天,小螞蟻很早來上工,並且一來就開始做事。
She produces a lot was happy.
她的生產力很高,並且工作愉快。
The Chief, a lion, was surprised to see that the ant was working without supervision.
身為老闆的獅子,非常驚奇螞蟻能自行工作而不須監督。
He thought if the ant can produce so much without supervision, wouldn’t she produce even more if she had a supervisor!
他認為在沒有監督下的螞蟻生產力是如此的好,如果有人監督的話,她的生產力應該會更好才對!
So he recruited a cockroach who had extensive experience as supervisor and who was famous for writing excellent reports.
因此他招募了有豐富經驗的蟑螂作為監督員,蟑螂以擅長撰寫優良報告而聞名。
The cockroach’s first decision was to set up a clocking in attendance system.
蟑螂的第一個決定是設立了打卡計時系統。
He also needed a secretary to help him write and type his reports and he recruited a spider, who managed the archives and monitored all phone calls.
他也需要一個秘書幫助他繕寫和鍵入報告,他招募了蜘蛛,負責管理檔案和監管所有電話。
The lion was delighted with the cockroach's reports and asked him to produce graphs to describe production rates and to analyse trends, so that he could use them for presentations at Board‘s meetings.
獅子對蟑螂的報告非常高興並要求他用圖表描述生產率和分析趨勢變化,因而他能在董事會上用這些資料來報告。
So the cockroach had to buy a new computer and a laser printer and recruited a fly to manage the IT department.
因此蟑螂必須買一臺新的電腦和雷射印表機並招募蒼蠅來管理資訊部門。
The ant, who had once been so productive and relaxed, hated this new plethora of paperwork and meetings which used up most of her time…!
曾經是很有生產力和輕鬆的螞蟻,恨透了這些耗盡她大多數時間的過多文書作業和會議…!
The lion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was high time to nominate a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department where the ant worked.
獅子做出結論,這是提名螞蟻工作部門負責人的時候了。
The position was given to the cicada, whose first decision was to buy a carpet and an ergonomic chair for his office.
這個位置被賦予給了蟬,蟬的第一個決定是為他的辦公室買一張地毯和一把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
The new person in charge, the cicada, also needed a computer and a personal assistant, who he brought from his previous department, to help him prepare a Work and Budget Control Strategic Optimisation Plan …
新的人負責,蟬,也需要一部電腦和一位從他原先部門帶來的個人助理,來幫助他準備工作和預算控制策略優化計劃…
The Department where the ant works is now a sad place, where nobody laughs anymore and everybody has become upset...
螞蟻工作的部門現在是一個哀傷的地方,不再有人會笑,而且大家變得抓狂…
Having reviewed the charges for running the ant’s department , the lion found out that the production was much less than before.
在審查了螞蟻的部門運作費用後,獅子發現生產力比以前大幅減少。
So he recruited the owl, a prestigious and renowned consultant to carry out an audit and suggest solutions.
所以他招募了貓頭鷹,一位有名望和顯耀的顧問來執行稽核工作並建議解決之道。
The owl spent three months in the department and came up with an enormous report , in several volumes, that concluded : “ The department is overstaffed ...”
貓頭鷹在部門待了三個月並且產生了一份有數冊之多的巨大的報告,結論是:「部門成員人數過多…」
Guess who the lion fires first?
猜猜獅子首先解雇誰?
The ant , of course, because she “showed lack of motivation and had a negative attitude".
當然,是螞蟻,因為她「顯現出缺乏做事的動機並且態度消極」。
NB:The characters in this fable are fictitious,
any resemblance to real people or facts within the Corporation is pure coincidence…
訂閱:
文章 (Atom)